close

工商時報【陳宗慶】

許多工廠在環保防治設施發生異常或遭到環保機關稽查取締後,因面臨迫切的改善需求,才會主動向工業局申請輔導,然而此期間常已造成環境影響小木屋建造公司與資源浪費,且錯失改善先機。經濟部工業局深知欲改善此問題,勢必應從提升產業基本環境管理能力著手,藉由建立清潔生產與綠色技術觀念,使產業具有健全環保意識與緊急應變能力,便不會碰到問題即束手無策。因此,工業局近積極協助產業強化自主管理,並推動綠色技術全方位診斷輔導及強化產業自主管理輔導。

工業局以工廠環保健檢的概念,邀請具有製程清潔生產、綠色技術與不同領域環保專長的專家組成診斷小組,進廠提供全方位診斷輔導,應用涵蓋空氣、水、廢棄物、噪音、土壤及地下水、清潔生產等6大領域之診斷工具,結合工廠常見環保異常問題及共通性環保法規等,檢視工廠清潔生產、污染防治設施效能及法規符合度等,提供全面解決方案,協助產業建立環境自主管理能力,並且進一步瞭解自身的環保風險,避免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的消極作為,並且能洞燭改善先機之積極行動。

許多中小企業常常因為員工流動以及環保設施缺乏系統化管理,使得製程或環保設施操作經驗無法傳承、環保設施處理效能無法穩定符合管制標準的現象。因此,工業局委託專業團隊透過檢視工廠污染防治(制)設施,輔導建置重要處理單元相關監測設備,以及建立最適化之操作維護程序與自主管理文件,以穩定污染防治(制)設施之處理效能,更進一步符合環保法規要求及預防重大環保事件之發生。

今年度輔導對象以傳統產業為主,共計完成木屋建造商32家工廠綠色技術全方位診斷輔導及10家工廠強化產業自主管理輔導,並輔導1家工廠建置廢水污染防治設施智慧化自動控電動護理床推薦制系統,協助產業逐步強化自主管理機制、健全環保體質,以落實污染預防及善盡企業責任。


F0F7C4DF4C98E7EF
arrow
arrow

    d4khm6j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